Kantar

趨勢 & 新聞

亞洲永續發展議題大調查 : 臺灣消費者期盼品牌支持在地議題

臺灣消費者期盼品牌支持在地議題

■ 95%的消費者認為品牌應投入參與他們在意的議題

■ 健康與生活福祉及貧窮為最重要的社會議題

■ 61%的消費者較願意購買貼近他們看法的品牌

 
根據凱度(Kantar)新發表的報告《Purpose in Asia 亞洲永續發展議題大調查》顯示,亞洲的消費者較偏好會參與社會或全球議題的品牌──而這些議題必須與他們切身相關。調查指出,亞洲地區有90%的消費者,而臺灣則有95%的消費者希望品牌參與他們所關心的議題,這表示消費者對於品牌存在的意義已超越利益,而是希望品牌透過關心本地議題,來展現品牌真實的意義。
 
品牌若能貼近消費者在乎的議題,也能兼顧商業利益。61%的臺灣受訪者表示,他們更願意購買貼近他們觀點的品牌,也有相當比例(58%)之民眾表示,他們樂於對那些具永續發展理念的品牌花費「多一些」。
 
研究也發現,全球媒體與國際品牌活動中當紅的訴求,與亞洲消費者在意的議題之間有所出入。雖然氣候變遷與性別平等為亞洲民眾最常提及的兩大議題,但他們更在乎的是和自身有關更貼近家園的本土議題。例如健康與生活福祉或終結貧困,便是臺灣的兩大首要議題。不過值得注意的是,臺灣與南韓則是唯二將氣候變遷選入前五大議題的國家,展現臺灣民眾也是相當關注這項全球性的議題。
 
而研究結果更凸顯出社群媒體在這些議題資訊如何流通所扮演的角色。電視依然是多數人知道社會議題的管道,然而亞洲許多國家因社群媒體的崛起,也促成了大眾對於相關議題有更加活躍的參與方式。58%的臺灣人表示曾在社群媒體上對自己關注的議題相關貼文按讚,49%則曾分享貼文或文章。
 
社群媒體也因此影響了民眾的行為。55%的臺灣人表示在社群媒體上看到議題的相關貼文後,在日常生活中更會意識到該議題;另有41%的人表示因此改變了自身的行為。
 
至於品牌應如何參與投入議題,關鍵在真誠或真實的態度。消費者會毫不遲疑地挑戰看似支持某議題,但自身的商業舉措卻有落差的品牌,或是對一些具情緒性的議題有錯誤反應的品牌。已開發市場對於品牌的參與抱持懷疑的態度。僅有33%的澳洲人認為品牌會真誠地參與議題,相較於印度,則有74%的人視之為可信賴的品牌活動。
 
消費者認為品牌在推動與民眾在乎的議題上扮演關鍵的角色。據此,在某議題上藉助品牌公眾力教育消費者為首要,其次為發起或資助該議題計畫以表示支持,再來是直接資助該組織。
 
凱度洞察區域數位顧問Joy Lee提到:「品牌多年來已體認到品牌存在的使命和力量。然而,真正的挑戰是找出在各個亞洲國家中引起共鳴的議題,並以真誠的態度參與。品牌現在正是時候投入並帶來改變。而從這次的調查我們獲得的好消息是,品牌的參與並不表示必須要能夠在國際舞台上大鳴大放,也可以是直接透過支持在地的計畫,針對臺灣民眾最在乎的議題,推動看似小卻意義深遠的改變,進而真誠地實踐品牌社會責任。」
 
 
聯合國17項永續發展目標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 )
 
■  關於Purpose in Asia 亞洲永續發展議題大調查調查
 
Purpose in Asia 調查是透過線上問卷完成的量化研究,主要調查對象為亞洲地區超過3000位以上且滿18歲的受訪者。本次調查由凱度集團旗下Lightspeed於2018年8-9月執行,共計九個亞洲國家參與 : 包含澳洲、印度、印尼、韓國、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泰國和臺灣。為求調查一致性,問卷設計依照聯合國所公布的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為基礎。社群媒體聲浪分析使用Netbase程式,以一年內有效的網路貼文或留言回覆為分析主體。為了讓本次調查結果具合理比較基準,考量中國境內使用社群媒體狀況的特殊性,故中國未列在此次調查範圍內。
 
 

 
Purpose in Asia 亞洲永續發展議題大調查 臺灣調查結果重點摘要和建議
 
凱度Kantar臺灣透過本次調查結果,結合社群聆聽的資料分析,針對臺灣民眾常討論的議題,統整出以下重點提供參考。
 
 
■  臺灣民眾討論度高的前五大議題 (依照討論頻繁程度排序)
 
 
議題一 : 氣候變遷行動 (Climate)
 
氣候變遷的問題是全球共同關注的焦點,臺灣民眾近年來也感受到來自臺灣甚至各國極端氣候變化所造成的影響,這是臺灣也是其他參與調查的亞洲國家目前所頻繁討論的問題。對於氣候變遷對自己所在的這塊土地的影響,臺灣民眾近年來透過一些相關報導,已有更多認知及體會,討論度也變高。
 
 
議題二 : 性別平權 (Gender)
 
性別平權的議題在臺灣持續發燒,政府、企業甚至到學校或家庭,針對男女平等相關措施和法律的實踐,已是臺灣整個社會仍舊積極不斷在努力和改善的方向。近年國際上各項對待女性不公的發聲活動,也同樣在臺灣造成影響。除此之外,近日受到公投案影響,臺灣目前對於性平教育、性別認同、多元家庭和同性婚姻等相關法律和權益的討論聲浪也大幅提高,臺灣社會針對性別平權議題的探討勢必還有持續成長的空間。
 
 
議題三 : 海洋生態 (Water Life)
 
海洋生態嚴重受汙染是近日臺灣民眾聽到較常討論的消息,其中又以塑膠或是各式一次性容器或餐具所造成的海洋汙染更為嚴重,時常聽聞許多海洋生物因為誤食過量海洋垃圾而死亡的消息,對於海洋生態保育的討論才備受重視。大家開始提倡使用環保餐具、環保袋等等的相關環保用品,許多環保團體自發性的淨灘活動也大幅度地蔓延開來,海洋生態議題對於四面環海的臺灣已不在是個置身事外的國際問題,如今是越來越多消費者所關注的本土議題。
 
 
議題四 : 健康和生活福祉 (Good Health)
 
臺灣人對於健康議題的討論和重視度也不容小覷。臺灣的健保制度雖然已提供很好的服務,但大眾對於各種健康議題的憂慮和相關討論仍舊相當熱絡。從預防癌症或其他嚴重疾病的防治、健保之外各式醫療保險的風險規劃、如何吃得健康和食安問題以及偏鄉醫療資源不足等等的議題,臺灣民眾對於健康或可以說是醫療的討論層面極其廣泛,也這除了是臺灣討論度前五大議題之一,更是臺灣人最重視的議題的第一名。
 
 
議題五 : 經濟成長 (Economic Growth)
 
臺灣經濟成長是臺灣民眾這些年來一直在關注的議題。受到政黨輪替、和中國大陸的關係和國際情勢的影響,經濟成長緩慢,薪資倒退,一般民眾期待有所改變。在經濟成長還未有顯著的改變之前,想必這是大家持續會討論的一個議題。
 
 
 
此外,我們也統整出臺灣民眾認為最重要的五大議題。透過了解這些議題,品牌可以找出和自己品牌訴求一致的目標,和臺灣消費者在這些議題上共同努力,透過和消費者連結的機會,加深對品牌正面的影響。
 
 
■ 臺灣民眾認為最重要的前五大議題 (依照重要性排序)
 
► 品牌可如何參與? 提供一些想法如下:
 
議題一 : 健康和生活福祉 (Good Health and Well-being)
 
1. 癌症依舊是臺灣主要死因之一,若能及早開始做健康檢查也能幫助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品牌能夠積極提倡健康觀念,甚至與政府或相關保健團體、基金會等等合作,提升消費者對於品牌和健康意識的連結,也同時能為大眾的健康知識盡一分心力。
 
2. 醫療資源的妥善應用與人民的健康和生活福祉息息相關,而臺灣醫療資源分布不均仍造成城鄉就醫的差距,導致許多居住在偏鄉地區的民眾依然必須花上一個小時以上時程才能就醫。品牌可考慮提供偏鄉地區更便利的醫療協助,建立偏遠地帶的醫療服務站,讓更便民的醫療資源可以深入偏遠地帶的居民,透過與醫療機構的合作,善盡品牌在地化的社會責任。
 
3. 食品的安全也同樣影響臺灣民眾的健康,近年來食安及健康飲食意識抬頭,任何跟食品或飲品相關的品牌也當把握這股健康新勢力,讓產品的成分或來源可以更加透明甚至在地化,也能更積極地舉辦貼近大眾的行銷活動,使民眾能更貼近品牌,吃的放心自在。而目前全球延燒的健康飲食新浪潮也同樣在臺灣發酵,食安也與健康環環相扣,品牌若能從這兩方面著手,將更有機會貼近臺灣消費者。
 
 
 
議題二 : 消除貧窮 (No Poverty)
 
1. 目前已經有許多企業品牌不斷積極投身社會公益,幫助弱勢貧窮家庭,品牌可同時邀請消費者一同加入助人行列,這仍然是品牌能同時助貧也能加深品牌印象最具意義的方式。而品牌也能藉由其公眾號召力,集結更廣大的消費者力量一起獻身公益,產生更深遠的影響力,不管對於品牌或是需要幫助的族群,都是一舉數得的好方法。
 
2. 品牌要能有效地幫助消弭貧困,以直接提供需要幫助的人們其生活支出的補貼最為實際。特別像食物、民生用品和衣服等等生活基本所需的日用品最有幫助,若品牌產品剛好包含這類型品項,將能夠更直覺地讓消費者提升品牌好感度,也更便利又有效率地幫助到這些族群。
 
3. 另一個更實際的做法,則是品牌直接提供工作機會讓經濟上需要幫助的人們,同時提供必要的教育訓練,習得有效的工作技能,使他們得以自給自足,並且逐漸地脫離貧困。
 
 
 
議題三 : 氣候變遷行動 (Climate Action)
 
1. 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能夠減緩全球暖化的速度。品牌可以透過提倡此議題的活動,加強品牌對於此議題的社會責任。
 
2. 品牌應採用環保能源成為企業規範的一環,也可多與消費者宣導此一品牌理念,同時在所有品牌溝通管道中提倡這樣的環保精神,這也同樣能加深品牌重視社會責任的形象。
 
3. 臺灣近年來全島受空氣污染影響至深,無論污染來源是受境外移入、發電方式或是重工業發展所影響,都已經是跟全民生活息息相關的議題,而中南部地區的民眾更是深受其害。目前空氣汙染和氣候變遷已被全球許多有相同問題的國家視為共同議題看待。品牌本身產業若跟空氣污染有連結,務必著手開始改善,臺灣民眾對於各式與汙染相關的企業已忍無可忍,盼品牌能加速改進或是提供相關因應措施,真誠且透明化的處理方式將能取得更多民眾對於品牌的信任和支持。
 
 
 
議題四 : 良好的工作與經濟成長 (Decent Work and Economic Growth)
 
1. 臺灣近年來經濟狀況的兩難困境來自於普遍低薪, 因而造成部分本土人才外流,而外資撤退也是一大原因。政府近年來放寬僑生和外國人來台工作居留的限制,欲藉此補足臺灣人力短缺的現象,但仍對整體經濟與普遍工作的正面影響有限。如何透過更有效的留才制度、教育訓練和薪資福利,讓年輕世代可以留在臺灣妥善發展,也是所有品牌值得投注心力,甚至著手參與其中的重要課題。
 
2. 臺灣千禧世代(泛指誕生於1980到2000年之間的人口)是目前就業市場最活躍的一群,臺灣的經濟發展左右著這個世代當前的工作狀況,同樣的,千禧世代也將持續在目前展現撼動市場的實力。千禧世代對於臺灣的認同和主體性表現出驕傲和強烈的特性,並有強大的企圖心希望能讓世界看見臺灣。品牌可以透過深度了解千禧世代,提供能產生共鳴的訊息,讓這群臺灣經濟主力和勞動菁英對品牌有更深的認同感。
 
 
議題五 : 乾淨水資源與衛生設施
 
1. 近年來環境議題諸如河川汙染、上游過度開發和水庫優養化等等,都是造成臺灣缺水、淹水以及水資源不足的原因。已故導演齊柏林在<看見臺灣>紀錄片中揭露臺灣河川汙染的真實樣貌,同樣也喚起國人對於水資源保護的重視。此外,南臺灣飲用水品質也是民眾關注的一大問題,水品質以及對衛生條件的擔憂都是民眾關心的重點。品牌能選擇上述任一議題發聲,喚起民眾對珍惜水資源的重視,提高品牌對於本土議題的參與度。
 
2. 南臺灣今年頻傳的淹水災情,也是民眾所關切的議題,無論是因超抽地下水、排水系統不佳,或是可能因氣候變遷所致的瞬間豪大雨,才會造成如此嚴重的水患,對於如何與水資源安全共存,成為許多民眾熱烈討論的話題。此外,水災連帶而生的環境衛生與健康問題,也是大家所關注的重點。
品牌能透過了解民眾目前在乎的本土問題提供協助,無論是物資的提供或是理念的倡導,更甚至提供相關單位建議或協助政府推動措施,同樣也是讓品牌深入人心和善盡社會責任的方式。
 
 

請點選此處下載Purpose in Asia亞洲完整報告 (包含台灣調查結果)

 
如需更多資訊歡迎聯繫
凱度臺灣 Trinity Wang Trinity.Wang@kantar.com
 
#永續 #Sustainability #SD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