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ntar

趨勢 & 新聞

搜尋引擎與AI聊天機器人:哪一個是台灣人的最佳拍檔?

 
搜尋行為的雙核心:Google Search 與 AI 工具並行
 
在資訊爆炸與平台碎片化的時代,台灣消費者的資訊探索方式正快速演變。Kantar 凱度洞察台灣最新調查指出,Google Search 仍穩居台灣民眾最常使用的搜尋工具,不僅在日常生活中扮演關鍵角色,更在購物決策中發揮深遠影響。調查顯示,90%的使用者會透過 Google 進行資訊查詢,39%則用於購物相關目的,顯示其在消費歷程中具備高度滲透力。
 
與此同時,AI 聊天機器人如 ChatGPT 與 Gemini 也逐漸成為資訊探索的輔助工具。雖然目前主要用途集中在教育學習與科技探索領域,但已有13%的使用者開始將AI工具應用於購物研究。這種工具分化的趨勢,反映出消費者在不同情境下對資訊來源的選擇愈加精緻與多元。
 
多元驗證新趨勢:AI 與搜尋互補,而非取代
 
儘管 AI 工具提供快速回應與整合資訊的能力,台灣消費者對其仍保持高度警覺。Kantar 凱度洞察台灣調查指出,84%的 AI 使用者會透過其他管道驗證AI提供的資訊,其中 Google Search 是最主要的查核工具。平均每位使用者會使用2.18個驗證管道,顯示出消費者在資訊可信度上的成熟與多元驗證習慣。
 
這種「AI 補充、搜尋主導」的行為模式,也反映在使用頻率上。84%的受訪者表示,使用 AI 工具後並未減少搜尋引擎的使用頻率,甚至其中有22%表示使用頻率增加。這意味著AI工具並未取代搜尋引擎,而是成為資訊探索旅程中的一環。
 
語音搜尋崛起,Z世代愛用圖像
 
在搜尋方式上,世代差異亦十分明顯。Z世代偏好使用圖像搜尋語音輸入與口語化語句進行查詢,展現出對新型搜尋方式的高度接受度。相較之下,Y與X世代仍以傳統文字輸入為主,年長族群則特別偏好語音搜尋。已有超過20%的台灣網友習慣以較長的語句進行 Google 搜尋,顯示出消費者偏好的搜尋語言逐漸口語化。
 
此外,搜尋目的也呈現平台差異。Google Search 主要用於查詢新聞、購物與旅遊資訊,而 AI 工具則集中在學習與科技領域。這種目的上的分工,使得品牌在設計數位接觸點時,需考量平台特性與使用者偏好,才能有效觸及目標族群。
 
品牌行銷的啟示:串連資訊、建立信任
 
在跨平台探索已成常態的今日,品牌若能整合搜尋引擎與 AI 工具的優勢,並在資訊串連與驗證上建立信任感,將能在消費者的探索與決策旅程中佔據有利位置。Google Search 的高信任度與多樣性,使其成為品牌曝光與轉換的關鍵平台;AI 工具則可作為教育與深度內容的補充管道。
 
面對資訊探索的新常態,品牌行銷策略需更具彈性與整合力,才能在多元平台中脫穎而出,掌握未來消費趨勢。
 
點此下載 : 2025 Kantar 凱度洞察台灣最新研究報告:《台灣網路平台使用行為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