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永續成為品牌生存的基本門檻,台灣消費者卻仍陷於「想做卻做不到」的永續焦慮。Kantar《2025全球永續發展指數產業報告》揭示,92%的人渴望更永續的生活,卻只有31%會因此改變購買行為。品牌若想在轉型浪潮中脫穎而出,必須從「說得動聽」走向「做得真誠」,以策略、創新、溝通與監測四步驟,打造真正有影響力的永續品牌。
台灣消費者購物行為高度分散,平均使用8個通路,蝦皮以78%使用率居電商首位。67%用戶跨平台比價,搜尋引擎成為決策關鍵工具。品牌需在多平台維持一致體驗,並依族群偏好制定精準溝通策略,才能在競爭中突圍。
在 ‹ 體驗經濟› 的時代,為什麼只關注 NPS 是不夠的?顧客體驗為王 ! 如何將每次與消費者的互動體驗轉化為品牌成長的機會?你知道透過優化顧客體驗,將提高2.5倍市佔率成長機會?
Google 搜尋穩居核心,AI 工具成新興助力。台灣消費者跨平台探索資訊,驗證習慣成熟,品牌唯有整合搜尋與AI優勢,才能建立信任並引領決策。
以清晰的願景擁抱 AI,並審慎地應用於具體情境,將是發揮其最大潛力的關鍵。Kantar BrandZ 凱度全球最具價值品牌排行榜已深耕品牌成長研究超過 20 年,如今正親眼見證 AI 如何徹底改變產業局勢 。
台灣科技產業正面臨品牌轉型的關鍵時刻,B2B企業需強化品牌策略,從技術導向轉為品牌導向,並提升顧客體驗與數位行銷。Kantar研究指出,成功品牌需具備「有意義、差異化、活躍度」三大特質,才能在市場中脫穎而出,並帶來更高的市場佔有率與成長潛力。
Kantar 凱度英國在UEFA女子歐洲盃期間測試廣告,結合LINK資料庫和LINK AI,分析最具影響力的廣告效果,並提供全面的創意效果分析,助力品牌制定高效的廣告策略。